• 佛学常识
  • 如何恭敬佛、法、僧
    信息来源:本站 作者:管理员 发布时间:2014/7/9 9:34:58 点击:638

        印光大师告诉我们:一分恭敬,一分受益,十分恭敬,十分受益。

        你学会了恭敬,你就能更好的受益了。

        那怎么样才是恭敬呢?

        比方说,我们要恭敬佛,恭敬法,恭敬僧,这个叫做恭敬三宝。

        怎么样叫做恭敬佛呢?

        我们常说三世一切佛,这个三世就是过去佛,现在佛,未来佛。

        对于我们来说,释迦牟尼佛算是过去佛了,阿弥陀佛算是现在佛,我们对他们都很恭敬。经常香花供养礼拜。

        你肯头面礼足佛祖,那是为自己日后解脱种下了善因,功德不可思议。

        有人说,那礼佛的形式用哪一种呢?有儒家的礼拜形式,有汉传佛教的礼拜形式,有西藏的礼拜方式......

        慢属五盖地狱因,众生骄慢易张狂,头面礼足折慢幢,形式有异却无妨,

        种福消业又强身,智者知是千金方,劝君恭敬常拜佛,命终同见无量光。

        这个是对过去佛和现在佛的恭敬。那么对于未来佛呢?

        所有众生都有佛性,用六即佛来说,都是第一级的理即佛,通过修行,久远劫后,众生最终都会成为第六级的究竟即佛。

        那么对于所有众生,我们也都可以礼敬。

        这个可以理解为普贤十大愿王当中的礼敬诸佛。

        我们这辈子在娑婆世界,很难达到这个境界,这个可以去了极乐世界继续深造。

        虽然达不到,但是我们在娑婆世界也可以朝这个目标前进,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,脚踏实地,循序渐进,做自己能做到的。

        比方说,有人信净土宗,那么不管是随大安法师,还是随净宗法师,还是其他法师,我们都礼敬,希望他们都能坚持修行,发无上心,如愿往生;

        有人信佛,不管是学禅宗,还是学净土,还是学教,我们都礼敬,希望他们都能智慧如海;

        有人虽然信佛,不过目前做得还不是很好,还有这样那样的缺点,我们也都礼敬,希望他们不断提高,一切无碍;

        有人有信仰,不管是信共产主义,还是信道教,还是信基督教,还是信天主教,还是信伊斯兰教,我们都礼敬,希望希望他们希望早日归依三宝,下辈子投生善道;

        有人没有信仰,但能够发心学习孔孟之道,儒家思想,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,用圣人的言教来规范自己的行为,我们也礼敬,希望希望他们下辈子保住人身;

        有人误入歧途,迷信邪教,我们怜悯他,也可以礼敬,希望他早日归依正道,少走弯路;

        有人杀人放火,作恶多端,我们怜悯他,也可以礼敬,希望他早日放下屠刀,迷途知返;

        最后我们发现,在佛祖眼里,其实众生平等,没有敌人,鸯掘魔放下屠刀之后也能证阿罗汉,连波旬魔王久远劫后也会成佛。

        如果要修这个礼敬诸佛,那就不妨管好自己,避免随意批评别人,尽量用慈言爱语去跟别人交流。

        你如果把对方当未成佛看待,这个恭敬心自然就容易升起来了。

        有人又有问题了,那有人做错了事情,岂不是没有人去批评他了?

        这个人做错了事情,缺的不是你的批评,你说的未必有效果。

        前面说了对佛恭敬,那么怎么样是对法恭敬呢?

        比如说,你读佛经的时候,注意仪态要庄重,好像佛祖在书里面给你讲经一样对待;

        你读完佛经之后,放在表示恭敬的位置,不要随手乱扔;

        你如果长期读一部经,比如佛说阿弥陀经,那么你在读佛经之前,如果有条件,也可以上香,念净业真言,也是表示你恭敬的一种方式;

        你如果参加法会,听法师说法,那么你要提前进场,安静等待,可以默念佛号或者大悲咒,让自己静下来,不要喧哗,不要交头接耳,你静下来,才容易让佛法的甘露进入你的心田;你吵吵闹闹,佛法就不太容易听进去;

        你学了佛法之后,应当逐渐让自己依教奉行,真修实干,这个是对佛法的恭敬;如果你只是嘴皮子上说,跟别人聊天吹水的时候卖弄几句炫耀一下,那个就不是很恭敬了;

        有人看了这些恭敬之后,又容易走入另外一个误区,说必须要这样才能读,不这样就不能读佛经。这个就又偏了。

        如果你自己发自内心的希望恭敬佛法,而且有条件去做到,不会影响其他人,那么你当然可以自己这样去做,但是呢,如果没有这个条件的时候,你也不必强求。

        打个比方,有人说,在医院的时候是不是不能读佛经啊?感觉不太恭敬啊。

        这个当然不对,外界环境你改变不了,但是你的心可以保持恭敬。

        有人说,我看到有人参加法会的时候交头接耳,说一些是非长短,一点都不恭敬,我烦死他们了。

        这个也不对,别人你改变不了,你可以改变自己。前面已经说了,避免随意去批评别人。

        这个是恭敬法。再说说恭敬僧。

        有人喜欢说我师父如何如何,其他的出家人都不行,我师父是高僧,很有名的呢。

        这个就不是恭敬僧了。

        僧的意思是和合众,你可以简单理解为依六和敬共处的整个僧团。

        如果你故意挑起是非人我,让出家人感觉到区别很大,那你就是在做一些破坏僧团和谐的坏事了。

        那应该怎么做呢?

        高僧你也礼敬,沙弥你同样也礼敬,平等对待,都是僧宝。

        如果你见到高僧就恭敬,见到沙弥你就轻蔑,那就不平等了。对待僧众不平等你就是对僧宝不恭敬了。

        当年玄奘大师对唐玄宗说过这个平等对等僧宝的道理,大师说:

        昆山有玉,混杂泥沙。丽水生金,宁无瓦砾?

        土木雕成罗汉,敬之则福生。铜铁铸就金容,毁之而有罪。

        泥龙虽不能行雨,祈雨须祷泥龙。凡僧虽不能降福,修福须敬凡僧。

        佛祖不在世,僧宝担当代表佛祖宣扬佛法的重担,所以我们礼敬僧宝就是礼敬佛宝和法宝。

        这个道理,普通人容易明白,越有学问的人,越不容易明白,因为自己有点学问之后,就容易瞧不起普通的出家人,认为别人懂的还不如自己多。

        让自己对待所有出家人都像对待“我的师父”一样尊敬,那你就能更上一层楼。

        换个角度来说,如果有人把弟子当作自己的私有财产,这个是与佛祖教导相违背的,那你可以礼敬,但是不必去亲近。

        为了方便大家理解,我们简单小结一下学佛如何才能从恭敬当中受益:

        1 如何恭敬佛?礼敬三世一切佛,众生皆是未来佛

        2 如何恭敬法?平心静气认真看,依教奉行莫空谈

        3 如何恭敬僧?礼敬一切出家众,平等对待不攀缘

        结合前面说的恭敬三宝,我们在群内回答问题的时候,要注意以下3点:

        1 避免自立门派,不敬佛祖

        2 避免随意解说,不依佛经

        3 避免骄傲自大,不敬僧宝 

        我们都是释迦牟尼佛的弟子,我们要尊重我们的本师释迦牟尼佛,我们学的都是佛教,不要自己又搞一个什么法门出来,把自己摆得比佛祖还高,这个要避免。

        我们解答问题的时候,如果有可能,应当有可靠依据,依据佛经或者祖师大德的开示,避免随意乱说。

        我们作为在家人,应当避免骄傲自大,不要因为自己读了一点佛经,念了几年佛号大悲咒,就瞧不起出家人,这个要避免。同时也不要开口闭口都是我师父,应当平等礼敬所有出家人。

        我们作为三宝弟子,用华严经里面的几句来作为今天的总结:

        自归于佛,当愿众生:绍隆佛种,发无上意。

        自归于法,当愿众生:深入经藏,智慧如海。

        自归于僧,当愿众生:统理大众,一切无碍。